| motoximi 
 
吹水老手
  
                
會員編號 486131 
精華 
0 
積分 13806 
帖子 6903 
威望 0 點 
I-See幣 69230 錢 
GAME幣 100 個 
MSN宣傳 0 次 
性別  
   男
 
配偶 未婚 
閱讀權限 100 
註冊 2011-8-16 
註冊天數 5189 
狀態 離線
 | 
|  |  | 阿波羅13號/太陽神13號 Apollo.13.1995.20th.Anniv.RM.in.4K.Bluray.1080p 
 
 遊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下載點,請先註冊或登入會員。[/url]
 ◎譯  名 阿波羅13號/阿波羅13/太陽神13號
 ◎片  名 Apollo 13
 ◎年  代 1995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冒險/劇情/歷史
 ◎語  言 英語
 ◎字  幕 N/A
 ◎IMDB評分 7.6/10 from 192,915 user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2384
 ◎文件格式 X264 + DTS
 ◎視頻尺寸 1920 X 1080
 ◎文件大小 1CD 21.37 GiB
 ◎片  長 2h 20 min
 ◎導  演 朗·霍華德 Ron Howard
 ◎簡  介
 1970年4月,太空船阿波羅13號正在執行登陸月球的任務,但控制中心忽然接獲太空船在20萬5千哩外傳來的訊息——“休斯頓,我們出問題了!”這句話如洪水般擾亂了中心內所有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心,這是他們最不願聽到的消息。太空船已快接近月球了,然而在外太空中的一場爆炸,導致阿波羅13號失去氧氣、動力還有導向功能。
 這一瞬間,三位太空人吉姆·洛維爾、佛瑞·德漢斯、傑克·史威吉特要面對前所未有的考驗,他們必須把握僅有的4天時間重返地球,每分每秒對他們來說都顯得彌足珍貴,除接受控制中心的指引外,其他的一切都得靠他們自己,他們不願拋下妻兒成太空中的孤魂,勇氣、信心及毅力支持著他們奮鬥下去。
 一句話評論
 影片將讓觀眾長時間銘記阿波羅13號的壯舉。 ——《阿波羅導報》
 作為朗·霍華德的傑作,《阿波羅13號》足以成為最優秀的電影之一。 ——DVDTalk.com
 幕後制作
 早在籌備階段,導演朗·霍華德就認定《阿波羅13號》中的每個鏡頭都應該盡可能的真實,但決不使用任何真實的任務畫面。片中的太空船內景由堪薩斯宇宙及太空中心的太空工程部門建造而成,該部門曾修復真正的阿波羅13號指揮艙。雖說拍攝中使用的兩個指揮艙和登月艙都是復制品,可其中不乏當年的飛船零件,而且很多部分都可以移動,以便攝影機在局促的空間內取景拍攝。為了使用波音KC-135失重飛機拍攝艙內場景,太空工程部門還相應調整了指揮艙和登月艙。作為該部門的又一傑作,演員在片中穿著的壓力服不但外形與實物別無二致,而且連密閉性都毫不遜色,當演員戴上頭盔之後,用於降溫和保障呼吸順暢的氧氣會迅速進入內部,與真正宇航服的工作方式完全相同。
 為協助影片拍攝,美國宇航局曾有意為劇組提供位於休斯頓的控制中心,可霍華德拒絕用實景拍攝,而是選擇在環球公司制片廠搭建控制中心布景。藝術指導邁克爾·科倫布裡斯和布景師瑪麗德斯·鮑斯威爾(Merideth Boswell)充分參照了休斯頓控制中心的詳細說明,擔任影片顧問的美國宇航局雇員認為裝有巨型背投屏幕和復雜電腦系統的布景相當精准,甚至連他自己都難免信以為真。
 在影片開拍前,湯姆·漢克斯、比爾·帕克斯頓和凱文·貝肯參加了位於漢斯維爾的太空訓練營,宇航員吉姆·洛維爾(Jim Lovell)和阿波羅15號的指揮官大衛·斯科特(David Scott)指導幾位演員在模擬指揮艙和登月艙中接受了專業訓練。在掌握太空船的操作要領之後,三人立即前往約翰遜航天中心,在波音KC-135失重飛機中嘗試適應失重狀態。由於每次失重只能持續25秒,所以拍攝工作必須爭分奪秒,劇組最終共進行了612次拋物線飛行,累計失重時間長達234分鐘。在洛杉磯,所有演員都參加了由阿波羅13號飛行指揮格裡·格裡芬和飛行總監傑瑞·博斯蒂克(Jerry Bostick)開辦的飛行控制學習班,他們不僅研究了真實任務錄音和大量文字資料,還惡補了物理學課程。
 花絮
 ·片中土星Ⅴ運載火箭的畫面並非出自資料片,而是由電腦生成。
 ·約翰·庫薩克曾拒絕扮演片中的弗雷德·海斯。
 ·約翰·特拉沃塔曾拒絕扮演片中的吉姆·洛維爾。
 ·布拉德·皮特為出演《七宗罪》而無緣本片。
 下載地址:
 遊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下載點,請先註冊或登入會員。
 
 |  | I-See Forum @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